企业文化主题演讲丨武将:相见虽晚,来日方长

发布时间:2024-01-02

12月14日,君正集团“学习成长,与君同行”演讲比赛成功举办。来自集团各公司、部室的26名参赛选手,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感、鲜活的事例,分享了自己与集团“共成长”的工作历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君正人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奋斗画卷。




第五期  展播内容


三等奖选手:武将










相见虽晚,来日方长


乌达焦化备煤分厂  武将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君正的故事,我是来自乌达焦化备煤分厂的武将,武术的武,将军的将。父母给我起了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我却只长了一个一米六的小个儿,因此我很早就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




我家乡是山西晋中,煤炭行业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产业,从我记事起,村子周围就有很多的小煤窑、焦化厂,那时候烧的是土焦。什么化产?什么叫做除尘?根本没那回事,最基本的破碎机都没有,烧好的焦炭全凭工人用锤子把它砸成小块,这道工序,我们那里叫“捣兰炭”。




老师经常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焦化厂捣兰炭。伴随粗放生产的是野蛮的管理方式,工人被随意开除、欠薪、甚至辱骂,这些事都屡见不鲜。




这一切构成了我对能源企业最初的印象,也给我留下来很深的心理阴影。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以后无论如何不去这种厂子上班。长大后我从事过很多职业,做过裁缝、做过销售,还做过早餐……就是不想到工矿企业去。




去年年底,我结束了在外漂泊好几年的生活,带着失落的心情回到了乌海,我认真反思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




人说,带着旧地图找不着新大陆,我应该做些突破,去尝试与以往不同的生活,于是应聘成为了君正集团乌达焦化备煤分厂的学员。




武将在检查除尘仪表




在此之前,我对君正的印象仅限于祥云居、长河华府和街上穿梭的通勤车以及上下班的工人,偶尔和他们擦肩而过,却并没有看到他们脸上有那种疲惫木然的表情,反而隐隐有一种昂扬向上的自豪感,我就想:在君正上班有那么开心吗?




入职第一天,通过武治平老师的介绍,我对君正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了它波澜壮阔的二十年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实业报国”的宏伟目标,尤其是那一句“日进一寸,精益致远”,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那一刻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重新做回了一名小学生 。




之后的日子,从蒙西的培训班到泰和的实习基地,再到基建项目部,我听到最多的两个词,一是“安全”二是“学习”,这两件事逢会必讲,厂长讲、主任讲、班长还要讲,让我体会到君正是真正把职工的安危挂在心头,把职工的成长当做头等大事。




安全培训和业务培训一场接着一场,老师们讲的滔滔不绝,我们听的津津有味,在一片“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我又拿起了多年未动的纸和笔,认真地做起了记录,我还把一些知识点写在小卡片上,随身带着,方便随时拿出来看看。




武将在记录装车信息




随着焦化项目的推进,好多新设备陆续安装起来,新工艺被反复提及,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生怕一不小就落下脚步,于是八月份我赶紧报上了学历提升,九月份又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计算机考试。




每天回家不是背题,就是写笔记,家里人现在都这么形容我:究竟是什么?让中年男子在深夜里奋笔疾书?究竟是什么?让他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这一切背后,到底是什么?请看每晚上演的《走进科学之下班之后》。




当然这么说有点夸张,可我爱人确实说过:你每天回来不是写就是背,你这是上班还是上学呀?我没有回答她,心里却悄悄地说,对!我就是在上学,君正就是我的大学!




2023年,是君正创立二十周年,也是我来君正的第一年。




古人说“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充满了相见恨晚的遗憾,但网上有个新词叫“虽迟但到”,我虽然来晚了,但终究还是来了!




君正第一个辉煌的二十年我没赶上,第二个辉煌的二十年我要“与君同行”!




加油吧!




我和我的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