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0时51分,我国首台全国产化70万千瓦水轮机组——26号机组正式并入国家电网。
记者在三峡工程右岸中央控制室看到,电子监测屏幕显示,机组负荷不断增加,机组转速、电压等技术参数指标正常。
专家称,首台全国产化机组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机组制造企业通过“引进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消化吸收”,已达到全球水电制造业的先进水平,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已经到来。
三峡工程计划安装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这是当今世界上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机组。此前,已有15台机组顺利发电。
26号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葛洲坝集团公司负责安装,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巨型水轮机组,机组国产化率达到100%。
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700亿千瓦时
记者从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中心获悉,截至9日10时,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到1732亿千瓦时。这个发电量已超过广东全省半年的用电量。
三峡电站是全球最大的水电站,计划安装32台70万千瓦机组。2003年7月10日,三峡左岸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到目前为止,三峡电站已有左岸14台、右岸2台机组投入生产。
记者从三峡梯调中心显示屏幕上看到,截至9日10时,三峡电站今年已累计发电260.42亿千瓦时。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发电机组每天发电量在2亿千瓦时左右。
据了解,三峡电力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华南电网,供应湘、鄂、沪、苏、粤等11个省市。
信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