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上涨考验氯碱企业成本控制 产业链健全或受益

发布时间:2009-11-24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自2009年11月20日起,将全国非居民用电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钱,并对上网电价进行了有升有降的调整,各地区、各行业电价调整标准有所差异。用电成本是化工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电价上调将大幅增加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经济效益。
电价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急刹车
    今年前三季度,随着全国用电量的较快增长,高耗能企业投资增速也在提高,结构性矛盾开始突出。而随着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企稳回升,节能形势正面临着较大压力。从三季度来看,高耗能行业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拉动及经济宏观基本面出现好转,产能释放处于高位,预计四季度主要高耗能产业依然有不错表现,加之四季度的基数效应,高耗能行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仍有放大趋势。
  重工业支撑经济回暖也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回暖仍在依赖高耗能产业。前三季度由于金融危机阴影未散,许多地方政府给了高耗能产业电价优惠,目前高耗能企业投资增速提高较快,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势必影响节能任务的顺利完成,影响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影响经济长远发展。
  而此次电价调整,无疑对高耗能产业在此前的优惠电价下不断扩张投资会起到抑制作用。
  全球经济危机遗留的产能过剩并未消除,此轮经济的复苏主要是政府投资的拉动,但企业仍存在经营压力,失业率仍然较高,上游的成本上涨将不能完全转入下游,这会逼迫着高耗能产业可能更多通过节能增效来自行消化成本的增加。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调结构已经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现在是转变增长方式和理顺资源价格、实现资源价格市场化的好时机。
化工行业成本传导能力仍较弱
    化工行业下游目前仍处于逐渐复苏过程中,部分产品仍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成本传导能力较弱。电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必然需要行业内消化部分压力,因此对化工行业整体不利。目前烧碱、聚氯乙烯的市场价格仍然处于相对低位,需求的支撑力不足,氯碱企业因电价上涨而面临的成本压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向下游传导,这使得氯碱企业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中,部分一体化程度较高,尤其是配套有发电装置的公司,在本轮电价调整中处于受益的位置。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使得企业更容易在各个环节中控制成本,从而也使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更强。
 
 
                                                         摘自:《中国氯碱网》
                                                       二OO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