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能源政策权威性的需要,也是我国能源政策统一的需要。现在很多部委都可能对能源政策产生影响,而各部委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中有一部分是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的,而由能源委员会进行能源政策的决策,可以避免各部门出台相互打架的政策。在新的能源委员会成立之后,能源政策的制订将成为其最为重要的任务。政策的导向如何决定了政策的效果,将来我国能源政策应该会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导向:
首先,应当有利于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对于我国来说,已经不仅仅是承担国际责任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和居民健康的尖锐问题。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能源缺口,而环境的恶化将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因此,我国的能源政策必须以节能减排为第一导向。
其次,应当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已经表明,我国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产业不可能长期支撑宏观经济的增长,能源价格的上升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这些附加值低的行业推到倒闭的边缘。因此,我国的能源政策应当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低能耗的新兴产业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打开新的空间。
最后,应当有利于科技创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往往是在需求的强大作用力之下产生的,福特T型汽车产生、石油炼化技术的进步等,无不是巨大市场需求催生的。能源和其他领域的技术革命同样需要市场需求的动力,而能源政策可以加快或者延缓市场需求动力的增长。我国作为一个能源进口依赖越来越严重的国家,应当在政策导向上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新能源技术革命如果在我国产生,将极大的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综合国力,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在良好的能源政策出台之后,应当加强能源政策实施的监督执行。对于各部委和地方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专门能源监察机构的设立可能是一个有效途径,否则很可能使得国家的能源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在统一规范中央能源政策的同时,还有必要清理规范各地的能源政策,将与中央能源政策相抵触的各类法规修改或者取消。总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能源决策机制改革的第一步,在有效的政策导向和运行监管机制下,能源政策可以助推中国经济的新跨越,并对全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
摘自:《中国氯碱网》
二O一O年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