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循环经济研发基地、内工大化工学院实习基地、大学生见习基地等等,纵观君正能源化工的发展历程,无不与科研院校、技术创新这两大主体息息相关。
作为地区龙头企业,成立之初,君正集团便确立了“战略牵引、市场推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把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同企业的产业优势、资本优势结合起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合作创新为主体,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共赢点,走出了一条企校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新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并朝着化工行业国际巨头的目标快速迈进。
君正集团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乌达地区科学发展、高效发展、转型发展的大发展环境氛围。近年来,乌达区先后提出了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强强联合,以“产”带 “学”、以“学”促“研”、以“研”升“产”,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各高等院校合作,推进产学研联合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型转产。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一个中心、推进两个转型的发展战略,乌达区从地区实际出发,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围绕优化、升级、延伸,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加快推进“一个中心、两个转型”发展步伐,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亿元,增长19%;工业增加值完成36.59亿元,增长20.6%;引进国内外资金21.84亿元,同比增长120.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96亿元,增长33.4%
搭建平台 强化基础
近年来,乌达区以经济开发区建设为载体,树立了“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目前,乌达区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合作成立了天津大学氯化工中试平台,重点研发盐化工与煤化工有机结合的系列产品;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乌海信息工作站,为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检索查询服务;与北京英兆数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参与中国氯碱网相关活动;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乌达园区直属教育培训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推广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一系列科技项目的诞生以及信息化技术产学研的成功合作,为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和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不可替代的新生能量。
与此同时,乌达区进一步加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为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截至目前,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多元,生态绿化面积达2400多亩。良好的发展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不仅成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综合优势,也为地区新一轮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资源集聚的发展基础。
自主创新 提质增效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续动力,观念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灵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地区企业在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的同时,以多种形式寻求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发展,广泛吸纳人才进行自主研发,为地区工业经济产学研一体化续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龙头企业宜化集团开发并实施了3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了20多项新产品,申报了200多项发明专利,取得了5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君正公司计划投产2000万元建设君正化工技术中心;利康化工现已获得母液处理、炼乳等100多项专利技术。新科技、新成果的研发、应用、推广,使得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大步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地区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
近两年来,在地区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地区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技改资金的投入量每年以30%的速度大幅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团企业、龙头企业在纷纷寻求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加速企业内部自主研发创新步伐,龙头企业终端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升级、专利技术的自主研发、产业链条的循环互补,在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加速了地区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积蓄了地区转型发展的内在潜能。
摘自《乌海日报》
二0一0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