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经历: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人,供我们上学深造,含辛茹苦、千方百计地保证我们的开支。年幼的我们曾多少次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我们长大了,等我们有所成就,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好好报答他们。
斗转星移,当年的苦孩子已然步入工作岗位。他要结婚、买房子、买电器,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攒学费……生活陷入新的一轮循环中。而且虽然自己已经努力了,可还是同旁人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这样的忙碌中,他忽视了远在老家或退休住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的双亲,没注意到他们的白发皱纹,没注意到他们日益弯下的身躯,更没注意到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也许,他还在想:等我再有些闲钱,就请他们上大饭店好好吃一顿,让他们出去旅游,给他们买个大电视…….在你去赚这些“闲钱”的过程中,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闲钱”已无法再花费出去了,你的父母已经不需要了。他们或者已不能再去吃海鲜,也许已经不能再去旅游,也许已不能再坐起来看电视……也许他们已走了,永远地离你而去。
有一种痛,永远无法弥补;有一种伤口,永远无法愈合。
季慕林老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赋得永久悔》,已是耄耄之年的老人,在内心深处,仍深深地感受着那永难弥补的苦痛: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其实,也许为人父母者根本就没期望从孩子这里收获多少回报,他们只是凭本分、良心为我们做了一切,只是希望子女有出息,活的比自己强而已。但为人子女者,如何去获得良心上的安宁呢?也许我们终生都难以赚取足够让我们快意恩仇的金钱,但这并不是回报父母的唯一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也许我们可以量力而行,花少许的钱让他们做一次短途旅游;也许……。
钱没有挣够的时候,但人的生命却有尽头。有些事情,请不要再给自己寻找等候的理由。